会议专题

fMRI观察临床针刺治疗脑梗死的脑功能重组情况

目的:某院常用的整套偏瘫针刺疗法对脑梗死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对其大脑可塑性机制仍不明,本研究运用rs-fMRI初步探索其对脑功能重组的影响. 方法:纳入12名MR提示病灶为基底节和(或)放射冠区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接受临床常用的偏瘫针刺疗法2周,对照组进行非经非穴针刺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fMRI检查,并完成脑功能连接分析;进行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及数据分析. 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与左侧初级运动皮层(-43,-28,53)有显著功能连接改变的脑区包含有左侧小脑6区(-30,-36,-36)、左侧小脑8区(-24,-48,-48)和右侧岛叶(36,21,6);而在对照组治疗前后图像对比没有观察到任何有显著功能连接的脑区. 结论:多穴位联合电针治疗偏瘫的整体神经网络效应可能通过改变小脑和岛叶与初级运动皮层的连接来重新调控运动功能的.

脑梗死 针刺疗法 疗效评价 神经网络效应

周凯欣 欧海宁 黄彬

广东省中医院康复科

国内会议

2015年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广州

中文

325-332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