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吴克明教授运用定经汤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经验

经间期出血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的前提下,在两次月经中间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的阴道出血,相当于西医学的”排卵期出血”,属于妇科常见病.祖国医学中对”经间期出血”无专篇记载,散见于月经先期、月经量少、经漏、赤白带下、一月经再行等相关记载中.”经间期出血”的概念是夏桂成教授在1982年正式提出的.成都中医药大学妇科吴克明教授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上用定经汤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经间期出血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吴克明教授认为肾阴亏损是本病的基本病机,肝郁也是导致经间期出血的重要因素,本病临床常见证型为肾虚肝郁型。 吴教授根据中医学基本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血治法,以定经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基本方药为:针对肾虚肝郁型经间期出血常用补肾疏肝、固冲止柴胡、炒荆芥、熟地黄、白芍、获菩、菟丝子、当归、淮山药。再随证加减如下:舌苔黄腻、带下赤黄相兼者,加黄柏、薏苡仁、败酱草;乳房胀痛肝郁为主者,加香附、郁金、橘核;腰脊酸软者,加炒续断、补骨脂、桑寄生;兼气虚者,加生黄芪、党参、覆盆子;血色暗褐者,加蒲黄、茜草、仙鹤草;下腹隐痛者,加延胡索、艾叶炭、乌药。经临床实践,疗效显著。

经间期出血 肾虚肝郁型 定经汤 疗效评价 吴克明

雷露

荆州市中医医院,湖北荆州434000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15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年会

苏州

中文

153-154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