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珍教授治疗月经过少的经验
月经过少是临床常见病,指的是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持续时间不足两天,甚或点滴即净者.本病可与月经周期异常并见,如月经先期或后期伴量少,其中后期伴量少往往是闭经的前驱症状,尤其值得注意,及时诊治.张玉珍教授诊治月经过少病人的特色是: 1.辨证论治调经,注意肾肝脾三经同调,肝肾不足型,以归肾丸为主方补肾益精,养血调经。若肝’肾阴虚更甚,可选用左归丸合二至丸滋肾养肝,调养冲任。脾肾虚弱型,以毓麟珠补肾健脾,益气养血。气滞血瘀型,以隔下逐瘀汤或逍遥散加减理气行滞,化瘀通经。 2.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特殊病种先辨病后辨证。子宫发育不良者所致月经过少,张教授认为乃先天肾精、肾气不足所致,常兼气血不足,治疗时抓住该主要病机,以益肾填精、养血活血为法,多选用毓麟珠加茺蔚子为主方,或以归肾丸合大补元煎加减治疗。子宫内膜结核所致月经过少患者,则用抗结核治疗为主,配合中药辨证论治。子宫内膜结核亦属“痨病”,为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久病耗伤阴血,气血不足。宫腔粘连所致月经过少者,先用宫腔镜手术分离粘连,并放置宫内节育器以防止再次粘连,待月经来潮后以补肾活血化瘀类中药以善后,补肾活血以调养血海、胞宫,通补相兼,使子宫能藏能泻。 3.分阶段论治,平时治本,经时因势利导.根据中医妇科学的基础理论,月经周期中的不同时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行经期)肾阴阳转化,气血盈亏不同。张玉珍教授认为,治疗月经过少应以补肾为核心,并顺应肾阴阳转化、气血盈亏的变化规律,分时论治。经后为阴长期,治宜滋肾养阴填精为主,或兼疏肝、健脾、养血活血,可选用归肾丸、左归丸合二至丸、定经丸、毓麟珠、当归芍药散等,治疗2-3周。经前用药则视有无孕求而有别而定。若有孕求,可继续以当归芍药散调肝养血理气,亦可以定经汤益肾养血,疏肝行气。若无孕求,治宜行气活血通经,可选如桃红四物汤加减。
月经过少 中药治疗 辨证论治 张玉珍
赵颖 廖慧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379-381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