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黔桂侗区骨伤科世家著名侗医代表及其传承概况
文章作者主要介绍了湘黔桂侗区骨伤科世家著名侗医代表及其传承概况。通道龙氏骨伤科通道龙氏骨伤科,其技术经总结归纳为四句话,即“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药物治疗”。侗医接骨的特点为“五术一体”的治疗方法。即手法正骨复位,外敷侗族药物—“接骨膏”,小夹板固定,分期内服(早期、中期或后期)侗药的煎剂或药酒,功能锻炼(特别注重早期功能锻炼)等五种合为一体的特色疗法。镇远龙氏骨伤科镇远龙氏骨伤科,现己经设立了3家骨伤医院,分别设在凯里、玉屏、镇远。镇远红十字民族骨伤科医院的规模较大,有90多张病床,近70个医务人员。他们不但用侗族接骨技术治疗骨伤,也应用现代医学的骨伤技术治疗骨伤,如开刀用内固定等,但最后都是外敷侗药接骨散,且外敷侗药由3味草药组成。这是三省接骨技术中侗药用药品种最少的。在用夹板之前,先用芭蕉叶及叶柄将侗药接骨散包好。广西三江吴氏骨伤科广西三江吴氏骨伤科的特点:所有骨伤(闭合与开放,粉碎性或单纯性骨折)不用开刀、不用钢板、钢钉等内固定,避免了病人的二次手术的痛苦,大大减少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对于闭合性骨伤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用侗药接骨散外敷,骨折创伤处敷药第3天后换药,以后每天换药,约30次。对于开放性骨伤,先用侗药煎水清洗创口,复位后,外敷侗药接骨散,用夹板固定,不要用抗生素等。四肢骨折后,不用内服药,但头及躯干部有内伤的骨折,则要内服侗药活血化疲。吴氏骨伤外敷侗药散中只有4味侗药,品种比较少,疗效好。
骨伤科 侗族医学 接骨法 疗效评价
郑钦方 林昕 龙政江 吴世雄 王丽萍 肖聪颖 汪冶
湖南医药学院,湖南怀化418000 湖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湖南怀化418000 贵州省镇远县骨伤科民族医院,贵州镇远557700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疾控中心,广西三江545500
国内会议
全国第六届(2015)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暨侗族医药理论培训会
贵州黎平
中文
140-145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