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炎性病变,并产生烧心、反酸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等并发症.孙晓红统计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中,RE占34.8%.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西药治疗该病大多为PPI制剂,可由于药物的滥用,很多人对于某些PPI制剂敏感性下降,大剂量使用则副作用明显,同时也加大了治疗费用,且复发率高,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多种多样的中医辨证论治开始受到人们的追捧.中医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介绍,根据《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将其分为五个证型,分别是肝胃郁热型、胆热犯胃型、中虚气逆型、气郁痰阻型及痪血阻络型,并对这五种证型进行了介绍和临床疗效的评价。

反流性食管炎 中医证型 辨证论治 疗效评价

徐亭亭 朱生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 上海200437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重庆

中文

78-80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