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系统疾病生存质量量表中文版的临床解释度研究
目的:在前期成功跨文化翻译功能性消化系统疾病生存质量量表(FDDQL)中文版的基础上,构建其临床解释体系. 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设计,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4±2天时采用FDDQL中文版收集患者资料.然后,评估得分的可信程度和分布位置,再确定得分变化的统计学可信度和临床可信度.最后,基于综合证据得出量表的临床解释体系. 结果:最终共202例患者和150例健康人进入分析。完成组与缺失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量表总分和8个领域计分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明显低于健康人群。治疗前后量表的总分均数(标准差)分别为57.187(12.008)和64.693(9.063),平均提高7.506分,存在较强的统计学可信变化(ES=0.625,5RM=1.264),达到最小可探测和可信统计学变化的得分差值分别为5.422分和10.627分。以FD患者自我报告“明显好转”为因变量,以量表总分和各领域计分的前后差值为自变量进行ROC分析,结果显示除“睡眠”领域”P=0.115,95%CI:(0.489,0.650)”外其余各变量均有显著性意义。然后,以约登系数最大化为标准,确定各个计分的诊断截点分别为4(总分),5(日常活动)、13(优虑),2(饮食)、17(睡眠)、7(不适)、10(疾病处理)、4(疾病控制)、8(压力)。 结论:FDDQL中文版的解释体系有较好实用性,可据此对中国人群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健康测评和结果解释。
功能性消化不良 生存质量量表 临床解释体系 健康测评
侯政昆 刘凤斌 陈卓群 陈新林 吴宇航 车晓璐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广州 5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510000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预防医学和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广州 510006 暨南大学附属江门中医院脾胃病科 广东 529000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32-140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