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治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胃病,其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返流、免疫、年龄、高盐、过热、低维生素饮食及遗传因素有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演变规律为”正常胃黏膜→炎症→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胃癌”,被定为一种癌前疾病,其诊断需胃镜下活检明确,目前萎缩性胃炎在没有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糜烂、胆汁返流时,尚无有效的西药治疗,如不能逆转萎缩,病情的一步发展则可能继发胃癌危及生命.目前国内对本病的中医诊疗有较多临床及实验研究,论述较多,侧重点不同,对本病的证治有相同之处,又各有不同。经过多年的临床诊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并通过了临床及实验研究的验证,对本病的中医证治有一定的体会认识,如辨病与辨证结合,详辨病位病机,细分主次及标本兼杂,重视温阳法的运用。最后对常用药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理机制 辨证论治 临床疗效
李延萍 田锋亮
重庆市中医院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69-171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