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凋亡途径探讨纳达合剂的胃黏膜保护作用机制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 reflux.DGR)现象异常增多,引起胃黏膜损伤的一种疾病.临床上根据发病原因是否与胃肠术相关而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纳达合剂是余莉芳老中医临床经验方,1995年开发为院内制剂,本方功效为养阴清胃、降逆理气,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方,广泛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的作用,能够明显缓解慢性胃炎患者胃胀、胃痛、反酸、暖气、烧心、嘈杂等症状。因此,为了进一步验证纳达合剂的疗效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大鼠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观察纳达合剂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纳达合剂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的作用可能是其抵御胃黏膜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胆汁反流性胃炎 纳达合剂 实验药理 胃黏膜 线粒体 细胞凋亡
李勇 阙任烨 沈艳婷 林柳兵 陶智会 钱春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上海200071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297-305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