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1β、IL-10及结肠粘膜CD14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直肠、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炎症和广泛溃疡形成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以持续性或反复性的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以及里急后重为主,也可有贫血、发热、营养不良等其他全身的症状.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泄浊解毒方对UC大鼠的治疗作用和可能的机制.动物:健康清洁级wisiar大鼠40只,雄性,体重220-2508,动物等级:一级。药物:泄浊解毒方由鱼腥草、车前子、败酱草、红藤、半夏、黄芬、黄连、葛根、生惹米、木香组成。本实验结果表明,泄浊解毒方通过降低大鼠血清中IL-1p的含量,提高IL-10的含量,调节了促炎症性细胞因子和抗炎症性细胞因子之间的失衡,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同时通过对肠粘膜中高表达的CD 14产生下调作用,以抑制因LPS刺激导致的多种免疫活性细胞激活,从而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达到抑制炎症的作用。该方对UC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上因素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 泄浊解毒方 实验药理 促炎因子 抗炎因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

刘建平 吴鹤伶 郎晓猛 康欣 赵源 要翠翠

河北省中医院 河北石家庄 050011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石家庄 050011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重庆

中文

530-532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