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点滴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为特征.其发病原因考虑可能与感染、环境、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氨基水杨酸制剂、激素、硫嘌呤类药物以及英夫利昔为主,但治疗效果有限、经济费用较高、副作用较大.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活动期以标实为主,主要为湿热蕴肠,气滞血瘀;缓解期属本虚标实,主要为正虚邪恋,运化失健,且本虚多呈脾虚,亦有兼肾亏者。在中医治疗方面,急性期治疗常以清热利湿为主,常选用白头翁、黄连、黄柏、马齿觅、败酱革、白花蛇舌草等。后期常需佐以活血化瘀之品,常选用三七、当归、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

溃疡性结肠炎 病理机制 中医治疗 临床疗效

黄墩煌 吴耀南

厦门市中医院脾胃病科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重庆

中文

562-563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