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伤寒论》三阳下利浅析

《伤寒论》原文中的”下利”,或称”利”,或称”大便溏”,多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甚至呈水样便者.仲景论及下利的条文覆盖六经病证,组方30余首,其论述详尽,尤以三阴病篇为主,原文384条中就提出了”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指明邪入阴经,多为阳虚而寒盛,故会出现下利的证候,治宜四逆辈温阳为主.然而在《伤寒论》三阳病篇亦多处论及下利,《素问·太阴阳明论》言”阳道实,阴道虚”,三阳下利与三阴下利病机截然不同,多因外邪不解、表邪内陷或内实蕴结胃家所致,现代临床亦为常见,对三阳下利方证加以分析研究,包括了太阳病篇,阳明病篇和少阳病篇。

伤寒论 三阳下利理论 病理机制

李姿

天津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重庆

中文

673-675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