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高等教育中《内经》教材编写的梳理与反思
现代中医高等教育从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问世以来就有了很大的发展,从1949年至今的六十多年里,《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作为”四大经典”必修课程始终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的重点学习科目,围绕这些经典课程,也编写出一批高水平的教材,尤其是关于中医经典著作《内经》的各类教材,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黄帝内经研究大成·〈黄帝内经〉研究文献汇编》以及《新中国六十年中医图书总目》统计,自1949-2008年正式出版的《内经》大专院校及函授自学教材约四十余部,其间这些书目尚不包括一些中医院校在建校之初自编自印的非正式出版的《内经》教材,几代《内经》学者都为《内经》教材的编写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值得系统整理与研究,积极推动《内经》教学工作的开展. 《内经》教材在中医学知识的学习与推广方面有着重要地位。从近六十多年的有关教材来看,《内经》教材依旧秉承着良好的传统,如实全面的展现中医药理论体系,传承有序,但是在现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内经》教材也有着更重要的任务,一方面,教材内容愈加丰富深入,知识含量加大,另一方面,也承担合理创新的重担,希望《内经》教材越编越好,教学越来越优,为中医药知识传播保驾护航。
高等教育 教材编写 中医药 《内经》
翟双庆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8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