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学之”气”与中国古代哲学之”气”

气的本义是中国古人对宇宙、生命的感知和认识.其后,由于”气”字所指的内涵的不确指性,被引入中国古代哲学,最终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与”道”一样成为用以表述世界本体的最基本哲学范畴.中医学引入古代哲学气的概念,并结合医学的内容加以发展,使之成为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 中医学中的气,直接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古代道家的精气学说。中医在开始构建自身学术理论之初,就重视精气学说的运用。中医学之气是极精极微、不能直接察见其形状、弥漫于整个宇宙,却又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它既是包括人体在内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又是维持各种客观事物之间有机联系的中介;客观世界正是通过气的中介作用而保持动态的平衡和稳定.运动不息是气的基本特性,在气的运动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各种现象出现。中医学基于对生命活动机理的深入研究,其气学理论对气的运动变化机制作了深刻而透彻的阐发,并提出了气机、气化等概念以及相关具体理论以阐明这一机制。 总之,中医学之“气”是中国哲学之“气”的具体化的结果,是一个勾连哲学与具体科学的概念,故而这一具有哲学意味的概念“气”可以直接用于具体的科学,这也正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很多概念的特点。此外,中医学理论体系有着重气化而不重形质的特点。

中医学 气机理论 气化理论 古代哲学 精气学说

倪祥惠

贵阳中医学院,贵阳550002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内经研讨会

西安

中文

64-69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