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黄帝内经》”鼻渊”及其异文考论

从避讳这一中国古代社会常见的文化现象出发,结合相关文献,对《黄帝内经》中”鼻渊”及其异文加以考察,得出如下结论:古本《素问》本作”鼻渊”,后因唐人避高祖李渊名讳,有了”鼻淟”、”鼻洞”、”鼻泓”等异文.其中,”鼻淟”是”鼻渊”的异形词,音义与”鼻渊”无别;”鼻洞”、”鼻泓”则是采用近义词替换的方法产生的异文.通过上文的具体分析,笔者认为,“鼻渊”方是古医经原貌,唐人为避高祖李渊名讳,或改易字形将其写作“鼻淟”,或借用近义词将其改作“鼻洞”、“鼻乱 ”。只有如此理解,才可以比较圆满地解释这些异文产生的原因,将这些词语的文义融会贯通。

《黄帝内经》 避讳现象 异文

朱鹏举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沈阳110847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内经研讨会

西安

中文

95-99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