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仲景”提壶揭盖法”的文献与实验研究

本文探讨”提壶揭盖法”的学术渊源、梳理其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的体现,并探讨其现代生物学机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提出,①提壶揭盖所指的部位,不限于“华盖”之肺,也包括“上焦”、“玄府”,甚至“中焦”等。②治则不限于“宣肺”,还包扩“发汗”、“吐法”、“运转枢机”、“调畅气机”、“宣通上焦”、“斡旋中焦”等,本质就是令三焦气机通畅。③治疗作用不限于“利小便”,还包括“通大便”、“调月经”、“行津液”、“调气血”等。④梳理仲景《伤寒》《金匮》中所蕴含的“提壶揭盖”之法,临床组方可选用药如麻黄、杏仁、桔梗、枳壳、葶苈子、贝母等。用方如桔梗汤、三拗汤、宣白承气汤、越婢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等。旨在启迪思路,不必拘泥。⑤实验研究表明,本法“宣肺利水”的现代生物学机制,与其调节“肺源性肾调控物质”有关,为进一步筛选活性药物的作用靶点提供实验依据。总之,“提壶揭盖法”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以“开上通下”为宗旨,还包括了“上窍开则下窍自通”,“升清则浊自降”,“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大气一转,其气乃散”等理论内涵,临床要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原则指导下灵活应用。

提壶揭盖法 《伤寒论》 《金匮要略》 生物学机制

李宇航 郑丰杰 孙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全国第二十三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成都

中文

234-237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