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仲景六经辨证浅谈鼻鼽的发病机制

有关鼻鼽的记载,最早见于西周《礼记·月令》:”季秋行夏令,则其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古往今来,有关鼻鼽的发病机制多种学说,诸如”气候论””寒邪论””火热论””虚损论”等,但笔者查阅相关鼻鼽发病机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发现结合六经辩证鼻鼽的相关资料,相对较少.故笔者结合仲景之”六经辩证”,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个方法探讨了鼻鼽的发病机制,给临床论治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鼻鼽 发病机制 六经辨证 张仲景

杨金花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全国第二十三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成都

中文

378-380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