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有关《文心雕龙》”跨界”研究的思考

古今文学观念不尽一致,《文心》所论文章也超越了今天文学作品的范围.无论自觉与否,现代《龙》学多少都有”跨界”(即从多元视角研讨)的意味.作古代文学理论经典,经几代学者的努力,在《文心雕龙》原始数据的罗集、考辨,以及从现代文论的视角研讨上已有丰硕成果. 本文首先对文学进行的比较,学界公认《文心》是古代文学理论经典,而古人心目中它论的是文章写作。其次从创作思维、风格、继承变革、鉴赏等角度分析了文论重大议题的经典性表述。再次分析了民族特色鲜明的论题,“比兴”、“物色”以及有关文学语言的论证民族特色尤为鲜明。最后分析了《文心》与《刘子》的“跨界”思考。两书分别是文学和政治理论,讨论的东西却并非毫不相关。《刘子》的理论构结不如《文心》镇密(主要是讨论对象不同,以及那个时代政论、文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所致),但也有类同处:篇数相去不远,皆取法于《易》,皆先申说宗旨,都能找到佛学浸润的蛛丝马迹。这样的类同在古代著述中难找第二例。若非《刘子》作者倾慕《文心》的体大思精而仿效之,就极有可能同出一人的理论建构思路。

古代文学 《文心雕龙》 《刘子》 创作风格

涂光社

辽宁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十三次年会

昆明

中文

438-445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