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传》的传说痕迹与司马迁的”不虚美,不隐恶”
司马迁写《史记》以”不虚美,不隐恶”而被班固称为历史”实录”,然而他写的第一篇医家传记《扁鹊传》所显现的扁鹊的神异之处却让人质疑班固的评价,也对扁鹊的真实性褒贬不一,其原因就在于《扁鹊传》有明显的传说痕迹,本文试图从《扁鹊传》的传说母题的运用、与其它文献构成异文、叙事语言的程式化三方面,来解析传说和“实录”的悖逆现象.从扁鹊民间影响的角度去动态地解析扁鹊的事迹,去反观其神异性与真实性,可以看出,《扁鹊传》虽带有明显的传说的痕迹,但传说的神异性与历史的真实性并非完全对立,司马迁笔下的扁鹊真实展现了民众对扁鹊的塑造,在这一点上,与《史记》整体“不虚美,不隐恶”的记事笔法并不违逆。
古代文学 《扁鹊传》 司马迁 传说痕迹 记事笔法
程守祯
山东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山东济南250355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48-153
2015-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