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内经》疼痛的文献研究

本研究运用语言学中基于语料库证据的研究方法进行词切分工作,结合现代解剖学与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系统整理《内经》中涉及疼、痛二字的论述,建立数据库,检索、统计频次,定量分析其分布特点及规律等,并对“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进行初步探讨,为中医(针灸)临床从“心”论治疼痛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借鉴意义,由各项研究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内经》对疼痛的记载精确,挖掘应用对现有疼痛的治疗意义重大:(2)《内经》中疼痛多以躯体部位定位;(3)《内经》中“痛”与“疼”差别不大,都为躯体对刺激产生的不适感觉;(4)病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对从“心”论治疼痛指导意义深远。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将《内经》中涉及“疼”、“痛”二字的全部收录;(2)运用现代解剖学对《内经》中疼痛进行分类,了解古人对疼痛记载的重要部位,实现了疼痛的准确解剖定位;(3)详细论述了病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及其临床应用,认为“诸痛,属于心”,为从“心”论治疼痛做一初步探讨。《内经》可谓是疼痛的原始记载,就现在而言,语言晦涩或疼痛部位记载宽泛等都在所难免,为更好地指导、应用于临床,结合现有的先进技术,对其发掘运用确有必要。

《黄帝内经》 疼痛性疾病 从心论治理论

朱中书 刘方铭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2 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济南250014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6次中医药防治疼痛学术年会

济南

中文

15-25

2015-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