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脊柱推拿手法的几点反思

本文首先介绍了脊柱推拿既可以治疗脊柱疾病,也可以治疗于脊柱有关的内科、妇科等方面的多种疾患,忌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或有脊髓损伤症状、椎体滑落者等,在施术时应明确诊断,根据患者的病位、体质、症状灵活选用推拿手法,传统推拿手法的将“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深透”作为其基本要求,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均匀、柔和的力量可以起到治疗作用,而暴力和蛮力则会带来损伤,手法力度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患者的耐受程度做适当调整,手法操作时间过短达不到治疗作用,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损伤,频率的快慢与手法的力学特性、力量的大小、操作者的自身条件等有关。脊柱使人体保持直立,同时承受挤压、牵拉、弯曲、剪切和旋转应力。主要有三个基本的生物学功能,即将头和躯干的载荷传递到骨盆,提供在三维空间的生理活动和保护脊髓。脊柱相邻的两个椎体及其周围的软组织组成脊柱的功能单位,熟悉脊椎区局部的相关解剖及生物力学基础,将有助于更进一步地理解脊柱的生物力学性质、开展脊柱推拿的基础研究、建立正常和异常脊柱的生物学参数,这对评价和分析脊柱推拿手法的治疗机制、确定脊柱推拿手法的适应症等方面,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同时更有利于明确诊断及治疗,以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脊柱推拿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生物力学

师彬 孙士飞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济南250031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6次中医药防治疼痛学术年会

济南

中文

407-411

2015-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