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不入的人生--关于台湾日治一代的文化记忆
影片《多桑》是导演吴念真根据对父亲一生的见证提供的一份证词、回忆录、口述史.它以一种纪录片式的手法展现了”多桑”及日治一代的身份认同危机.本文将以该影片作为切入点,结合理论与史料分析,解读台湾日治一代的集体记忆及身份认同问题.本文的理论思考从史学理论中的记忆转向出发,这一新出现的”记忆”是结构性的大写记忆,是实践、人为物质的集合,是福柯式的话语场,”记忆”自身也成为了历史的行动主体.故而,本文主要结合了记忆理论与空间理论,将”多桑”及日治一代置入其日常的生活空间进行考察,探究空间中象征符号的转变如何一步步扭转、塑造了人们的集体记忆与自我认同.
电影作品 人物形象 文化记忆 身份认同 记忆理论 空间理论 《多桑》
封雪
清华大学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94-205
2015-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