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乡愁的守望:新生代农民工集体记忆与城市适应研究

现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人们更多地关注现代性、城市化的问题,然而新生代农民工的乡土性往往被忽视,这主要因为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去乡土性才是城市适应的终极目的.其实,从文化适应的角度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并不是与城市无限接近的单向过程,而是实现多元文化适应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尊重乡土性或许是使新生代农民工完成城市适应的重要路径之一.本研究通过30多名新生代农民工的深度访谈发现,乡土性是一种难以磨灭的故乡情结,亦称为乡愁,也是一种集体记忆.集体记忆的生存需要特定的场域和群体,因而在城市生活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乡土记忆螺旋式地经历着”模糊-断裂-建构”的过程.这种集体记忆的重构让多重文化的认同成为可能,进而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乡土记忆与城市文化认同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平衡,这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也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新生代农民工 乡土性 城市适应 文化认同

郑欣 赵呈晨

南京大学

国内会议

“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杭州

中文

244-259

2015-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