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难与国耻建构:”重庆大轰炸”集体记忆的话语策略

本文以集体记忆为理论视角,通过对《重庆日报》等纪念性报道的话语分析,探析对”重庆大轰炸”集体记忆的媒介建构.研究发现:首先,”受难者”作为主导性话语叙事,新闻采用遮蔽抵抗而凸显罪行、受害人口述见证等话语策略,与战争赔偿诉求的现实语境联系;其次,新闻媒体通过对纪念日的常规化报道,将其建构为全民族勿忘的”国耻”,并构连国家公祭日,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呼应,实现集体记忆建构的当下性透视效果.
信息传播 创伤性事件 集体记忆 话语策略 战争赔偿 爱国主义教育
贺建平 王永芬 马灵燕
西南政法大学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43-355
2015-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