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机理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伤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其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现代医学治疗脂肪性肝病多数应用多烯磷脂胆碱、S-腺苷甲硫氨酸及配合降血脂药物.中药治疗NAFLD具有明显疗效,本文将对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方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理机制进行综述.现代医学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尚未明了。中医依临床表现可将脂肪肝归于“痰浊”、“湿阻”、“胀满”、“积症”、“胁痛”等范畴。多数医家认为脂肪肝是由于过食肥甘厚味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引起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精亏损,湿邪、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淤积于肝所致,病位在于肝、脾、肾。而中医对于脂肪肝、高脂血症主要从脾论治,清本断源,化解脂浊,主要采用一些健脾利湿疏肝解郁的方剂,对NAFLD有自己独特的疗效,其药理机制尚待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药治疗 临床疗效
田梦曦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15-416
2015-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