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水电工程层状结构岩体工程地质问题与实践

层状岩体层面发育,岩石强度多较低,特别是岩层的空间分布状态、强度及软弱结构面力学特征决定了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类型.本文结合某些水电站前期勘察、施工开挖所揭示的现场实例及经验,得出层状结构岩体的强度及软弱面的特征,对河谷岸坡稳定性起控制作用,但其空间展布状态对破破坏模式及规模具有重要影响。在水电站选定坝址阶段,层状结构岩体地区首先应作出宏观判断,横向河谷及水平岩层是层状岸坡最稳定的地段,也是选坝的最理想河段,其中陡立岩层河段为最优越的坝段。层状结构岩体走向与地下洞室轴线夹角应大于45°,理论上岩层倾角在53°-58°时,围岩稳定性更差。

水电站 层状岩体 工程地质 围岩稳定性

刘振军

中国电建集团北凉勘测设计研究院 北京100024

国内会议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五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61-364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