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百草枯化学性眼损伤临床病例分析及相关文献复习

文章介绍了本科2011-2012年收治的9例百草枯导致化学性眼灼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总结,分析百草枯眼化学性灼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法.9例患者眼部损伤程度不同说明,眼部化学伤的损伤程度取决于其浓度、接触面积及接触时间的长短,其中有1例有假膜形成,可能为百草枯破坏的黏膜杯状细胞释放出的大量渗液形成假膜,并产生大量有害的氧自由基及炎性因子进一步损伤细胞有关。眼睛接触百草枯局部损伤较突出,其治疗除全身用药外也包括了眼部的局部处理,即及时而充分地冲洗,以防止化学物质更多地侵害眼球内,使眼球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影响其愈后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接触量的多少、浓度、时间以及早期救治是否及时得当。与口服中毒者相比,眼睛接触百草枯中毒患者具有以下特点:①眼部组织结构易于受到损害,且损害程度深度与其接触浓度、时间有关。②病情变化较快,损伤快恢复亦快。⑧眼部愈后一般较好。眼部损伤程度轻者(相当于Ⅰ,Ⅱ的烧灼伤)恢复较快,且完全恢复不残留任何后遗症状;眼部损伤程度重者(相当于Ⅲ,Ⅳ的烧灼伤)可有结膜毛细血管甚至新生血管生成,可残留角膜瘢痕、角膜云翳等。④全身症状可出现对肝肾功能及心肌的影响,一般较轻且容易恢复。

化学性眼损伤 临床治疗 疗效评价 百草枯

菅向东 王洁茹 周倩 于光彩 张忠臣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 济南250012

国内会议

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大会暨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

山东济宁

中文

135-136

2013-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