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职业性氨气中毒动态随诊1例

氨气为刺激性气体、可与水反应生成碱性化合物,能迅速渗透到组织深处,使蛋白变性、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以湿润的呼吸道、口腔、眼等处黏膜损伤为主。同时高浓度氨能使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强,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渗出物增多,形成化学性肺水肿,严重者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氨气中毒预后一般较差,有文献报道,氨气中毒,占吸入性损伤病死率的40%-60%,而在中毒吸入性损伤的病死率甚至可达到90%。吸入较低浓度氨气,患者可出现呼吸道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加。当吸入高浓度氨气时,会导致、呼吸道及肺水肿、坏死性支气管炎等,还可损害肝、心、肾等器官,严重者可并发肺纤维化致使肺功能不全,中、重度氨气中毒患者气道内可有瘢痕形成,并常遗留遗留有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减少患者与毒物接触时间,早期积极合理的救治尤为重要。防止和治疗呼吸道及肺部水肿,减少并发症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糖皮质激素,能抑制渗出,促进水肿吸收和肺泡表面物质的生成。早期、足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能防治肺水肿,预防后期的肺纤维化。同时并由于呼吸道损伤,肺吞噬细胞和纤毛运动曼损,中毒后呼吸道免疫力下降,容易并发感染。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能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通过对氨气中毒患者肺CT的长期动态观察,帮助了解肺损伤的程度及并发症的情况。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尽可能的减少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职业性氨气中毒 肺部症状 临床观察 计算机断层扫描

宋成珍 于光彩 菅向东 周倩 王洁茹 高一凯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 济南250012 济南市急救中心

国内会议

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大会暨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

山东济宁

中文

159-159

2013-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