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两种鼻肠管导丝外撤方式对导管移位的影响

目的:探讨盲插法置入螺旋形鼻肠管(简称鼻肠管)后,两种不同导丝外撤方式出现导管移位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研究两种导丝外撤方式与发生鼻肠管移位的线性关系,从而找出适合的鼻肠管导丝外撤方法,减少导管移位的发生. 方法:传统组: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综合ICU)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盲插法置入螺旋形鼻肠管患者92例,盲插鼻肠管至预定长度,采用传统方法将鼻肠管固定后,立即撤出内置导丝;实验组: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盲插法置入螺旋形鼻肠管患者102例,盲插螺旋形鼻肠管至预定长度后,先撤出内置导丝25cm,剩余导丝保留于导管内4小时后全部撤出.两组均采用相同方法确定导管位置,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移位发生率. 结果:传统组导管移位9例,移位率9.78%;实验组管移位2例,移位率1.96%.在两组结果中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应用,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盲插法植入螺旋形鼻肠管后,采用新式导丝撤出方式,可通过肠道蠕动和鼻肠管头端螺旋形记忆功能,增加与肠道相容性鼻肠管安全固定在肠道,有效预防鼻肠管移位的发生.

胃肠道功能紊乱 螺旋形鼻肠管 导丝外撤方式 导管移位 发生率

贾灵芝 商全梅 韩海霞 李娜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大会暨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

山东济宁

中文

169-170

2013-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