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苯乙烯气体中毒致弥漫性肺泡出血
文章介绍1例热成型技术操作中产生的有毒气体苯乙烯致肺泡出血的临床病例.弥漫性肺泡出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是由各种原发病不断对肺泡一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害,最终导致肺泡出血的一类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咯血、缺铁性贫血及胸部弥漫性肺泡浸润或实变。重症患者发病急,可迅速产生大咯血、严重呼吸困难和弥漫性肺部损伤,甚至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此患者年轻女性,因胸闷、咯血2小时就诊,肺部CT显示弥漫性絮状及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首先考虑炎症改变。但患者无急性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血液病病史,发病前有吸入大量有毒气体苯乙烯并出现一过性剧烈咳嗽和胸闷的病史,因此诊断为吸入性苯乙烯气体中毒、弥漫性肺泡出血。此患者急性起病,出血量少,只是表现出胸闷、咯血,肺CT有弥漫性肺泡浸润改变,经短期治疗后迅速好转,没有出现缺铁性贫血及胸部弥漫性肺泡实变。但痊愈后需要进一步随访,确定有无肺部实变现象。患者从事灯箱与广告牌的制作,所用材料为聚苯乙烯板材,在热成型操作中,高温加热产生有毒气体苯乙烯,当人体吸入苯乙烯后产生中毒症状。急性中毒时,立即引起眼、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出现流泪、流涕、眼痛、咽痛、咳嗽、喷嚏等不适,继之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咳晕、精神不振、步态蹒跚和共济失调。当大量苯乙烯吸入肺部时,首先是引起强烈的呼吸道刺激症状,表现为咳嗽、憋喘、胸闷和呼吸困难;继而产生弥漫性肺部损伤和水肿,表现为肺泡出血和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CT特点是以右肺为主的、沿肺段支气管走向分布的弥漫性改变。此患者吸入苯乙烯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头晕、恶心、乏力等不适,与患者从事此项工作2年长期少量吸入该气体产生的耐受有关。弥漫性肺泡出血的治疗分为原发病治疗和肺泡出血治疗。针对原发病,首先脱离有毒气体的环境,防止再次吸入,以免造成肺部的进一步损伤;其次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减少炎性渗出,延缓肺部纤维化的发生;再次,因肺泡内弥漫性损伤、渗出和出血,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应早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于肺泡出血的治疗,早期可应用止血药物,并勤翻身、勤拍背,加强体位引流以免发生窒息。
苯乙烯中毒 弥漫性肺泡出血 临床治疗 疗效评价
靳凤彬 周进科 尹艳萍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急诊科
国内会议
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大会暨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
山东济宁
中文
238-239
2013-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