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浙江省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高校性教育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采用课题组统一编制问卷,以随机抽样、现场问卷填写形式,对浙江省6所高校1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1份,有效率78.4%.大学生总体性行为发生率约12.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月消费能力在1000元以上者性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1000元以下者;医学专业性行为发生率低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大学生性知识平均回答正确率约62%,平均性知识得分男性显著高于女性(9.63±3.07vs8.01±3.20).发生性行为大学生中,性病发生率为2.6%,意外怀孕发生率约为3.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有发生性行为和未发生性行为的学生在性心理量表各维度的得分上有显著差异,事后检验显示,发生性行为组在性适应(28.20±5.49vs22.30±7.25)、性知识(31.69±7.32vs27.43±6.44)、性道德观(19.68±6.77vs17.13±5.96)三个维度评分上显著高于未发生性行为组,发生性行为组在性认知(24.15±6.60vs25.50±4.87)一维度评分上低于未发生性行为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月消费水平、对婚前性行为后果认识、性适应能力、性知识掌握程度、性道德意识情况、性认知水平. 结论:目前大学生总体性知识储备良好,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尚薄弱,影响大学生性行为发生主要因素包括消费水平、对婚前性行为的认识以及性心理维度类型,高校应结合各影响因素提供性教育.
高等院校 性教育 大学生 性行为
魏芳强 陈婉珍 徐悠 柴浩 许少芳 胡静 王伟
浙江大学医学部临床心理实验室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85-191
2013-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