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人下咽缩肌细胞与生物支架组织相容性的研究

目的: 探索人下咽缩肌细胞体外培养的条件及其与生物支架的组织相容性,为构建同种异体的下咽肌瓣以修复下咽癌术后组织缺损做前期准备. 方法: 经伦理委员会的允许,取9例下咽癌患者癌旁正常的咽缩肌组织,约10*10mm大小,体外培养获得人下咽缩肌细胞,传代4次,获得足够数目的细胞.分别与接枝丝素蛋白或明胶的平面及立体凹槽聚氨酯(PU)生物支架进行符合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免疫荧光和电镜观察鉴定细胞的性状,以及细胞增殖、分化和成肌的状况,并比较接枝前后下咽缩肌组织细胞和生物支架相容性的变化. 结果: 接枝丝素蛋白后的PU平面和立体凹槽支架表面下咽缩肌细胞诱导分化4d出现多核肌管,14d时肌管增粗成熟融合形成肌管,扫描电镜见肌管数量多且肌管之间排列紧密、重叠,免疫荧光示骨骼肌细胞大量表达特异性的转录因子MyoD,而未接枝培养的肌管数量明显少于接枝的.其次凹槽支架上接种的细胞与支架极性平行,而平面培养的肌管排列紊乱. 结论: 体外培养人下咽缩肌细胞选择20%DMEM(胎牛血清培养基)时生长最活跃;较易在接枝丝素蛋白的平面或立体凹槽生物支架上融合成细胞层且与下咽缩肌细胞的相容性好;凹槽状的生物支架有利于下咽缩肌细胞沿着特定的方向生长,肌管有明显的方向性排列,从而模拟了体内的生长状况.最终为组织工程化下咽骨骼肌细胞奠定基础.

下咽癌 咽缩肌组织 体外培养 生物支架 相容性

陈静静

宁波李惠利医院

国内会议

2013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

浙江嘉兴

中文

250-257

2013-09-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