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经口及颈部联合入路切除右侧咽旁侧颅底良性肿瘤一例

对咽旁良性肿瘤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是手术切除。通常采用颈外和口内两种手术径路。咽旁间隙为咽上缩肌与翼内肌之间的潜在间隙,茎突及其附着的肌肉将此间隙分为前后两部,前部有翼内、外肌,颌内动脉,下颌神经和翼静脉丛。后部有颈内动脉和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和颈交感神经十。在该问隙手术解剖结构极为复杂。颈外径路术野暴露好,解剖标志清楚,操作方便,止血彻底,术中可保护颈部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因此多数学者采用颈外径路,对颈部隆起不明显而体积巨大的咽旁肿瘤,采用口内径路联合颈外径路切除肿瘤较为合适,因为巨大的咽旁肿瘤常位于上述这些血管神经的内侧,切开咽部黏膜和肌层后很容易暴露肿瘤,但肿瘤的深面常紧贴颈内动脉和迷走神经,在剥离时用手指纯性分离,切勿用锐器分离,以免损伤颈内动脉和迷走神经。 大部分咽旁肿瘤可通过以上切口完整摘除,而发生于该间隙的巨大肿瘤及呈浸润性生长的恶性肿瘤,因组织移位或粘连,极易损伤邻近重要组织,肿瘤的彻底切除有相当的困难,必须通过下颌骨截骨来充分暴露术野。Tandon等认为当颈内动脉被推向内侧或咽旁肿瘤扩展到颅底或当肿瘤垂直直径超过8 cm时,切断下颌骨是必要的,切断方法包括下颌角部截骨、下颌正中截骨外旋、下颌升支截骨、下颌颏孔前截骨上旋等方法。

咽旁良性肿瘤 切除手术 口内径路 颈外径路

周国金 周明光 胡孙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国内会议

2013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

浙江嘉兴

中文

323-325

2013-09-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