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鸽坞塔畲风民俗村创建实践之探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鸽坞塔村的来由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其次提出了在鸽坞塔畲风民俗村创建中要留意村中少数民族的特色的淡化趋势,树立和采取保护地方文物资源的意识和手段,使少数民族群众能辩证地对待自身的传统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同化和庸俗化,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对于一些已经消失或者即将消失的、非常重要的民族民间习俗、民族节庆、舞蹈、戏曲活动和民族的语言、音乐以及实物、文献等,采取有效的拯救措施,重视种文化,结合当地固有的文化,形成一个同台献艺、共生共享的局面,同时传承要动静结合,在动的过程中要重视来宾的参与体验和互动,通过学唱山歌、学跳民族舞蹈、学说民族语言等方式体验多民族风情,让游客来此不仅看到,还要听到、玩到。通过在休闲广场上的民族舞体验,打麻滋,磨豆腐,学做茶罐窑等活动的参与,展示民族风情,体验畲乡文化,通过村文化墙,各少数民族图腾的设计和展示,在钟氏宗祠布置以“舍风民俗”为主题的民族展馆的建设,设置民族风情图片、民族服饰展示、民俗实物展示、山哈农事农耕农具展等,营造多民族风情的环境,让游客更好地体验浙中地区少有的民族风情。总之,畲族传统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必将推陈出新,形成和谐美好的新型民族文化,畲族民族经济终将走向繁荣发展.

新农村建设 畲风民俗 民族风情 文化传承

朱明升

金华市婺城区非遗保护中心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暨2013年良渚论坛

杭州

中文

315-319

2013-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