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保护文化生态,建立长效保护与利用机制--以张家港金村与台湾宜兰为例

本文以金村和宜兰的文化传承保护与利用为案例,首先介绍了金村自然风貌、物质遗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结合、文化遗产体系的完备性与高度的关联性、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与外来文化现代文化相碰撞的文化特点和村民的自发保护与村委会推动引导的文化保护特点,其次从宜兰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出发,阐述了宜兰可持续发展和总体改造特点,总结出尊重地方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文化资源,保护自然生态,落实环保工作,调动民间力量,政府协调、支持,整合各项文化、自然资源,将宜兰视为一个整体,长期的发展眼光,不躁进求短期利益的改造经验,最后阐述了金村与宜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启示,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保护其文化生态为起点与终点,核心是保护文化与传承者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度,保护文化生态就是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度,要建立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平等交流的机制,要建立长效机制,避免急功近利,所以,在文化生态的建设中,无论目的如何,其基础和核心必须是保护,利用的前提是保护,利用的原则是合理,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旅游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相关的文化生态之间的关联要素,通过各种举措,加强这些要素之间的关联度,尤其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起传承者之间的关联度,建立一个长效的保护与利用的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生态 资源保护 传承工作

王燕 李志勇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暨2013年良渚论坛

杭州

中文

340-353

2013-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