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及其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EH)是由猪附红细胞体(Eperyzthrozoon suis)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血液病,主要侵害动物的红细胞和造血组织,表现黄疸性贫血,发热,呼吸困难,虚弱,腹泻,流产,产死胎、弱胎等症状.不同动物感染附红细胞体的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具有多宿主感染性,且危害逐年加大,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1972年在我国江苏南部发生一种猪的”红皮病”,后被证实为猪附红细胞体病.1990年后,我国陆续有26个省在猪体中发现该病. 本文依次介绍了猪胃溃疡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疾病诊断、以及治疗技术和预防措施。猪附红细胞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因为对猪感染附红细胞体病不能及时作出诊断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导致猪只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由于其机体免疫机能尚不健全,抵抗力弱,因此死亡率较高。患过附红细胞体病的耐过猪康复后易成为僵猪,给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流行与动物之间接触感染,被污染的医疗器械以及饲养方式、气候的突变等各种因素有较大的关系。采取不同的方法检查附红细胞体,结果可能会受到影响。目前猪附红细胞体病多与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弓形体病等发生混合感染,因此,在治疗该病时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 病理机制 疾病诊断 疫病防治
刘延磊 葛春旭
山东省莱州市畜牧兽医站,山东莱州,261400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210-214
2012-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