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治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定义为慢性HBV感染导致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疾病,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可伴有镜下血尿,部分病人可发展至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它是我国儿童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儿童膜性肾病的主要病因,随着免疫功能的发育和健全,部分病人可自发缓解.成人也可发病,但很少自发缓解,预后较儿童为差. 本文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讲述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该病症的1.发病率和病理类型分布,研究了病症的发病机制,针对具体的病例,给出了HBV-GN的抗病毒治疗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替比夫定替比夫定抑制HBV复制的活力较拉米夫定强,但两者有交叉耐药,1年后基因型耐药发生率为2.7%-4.4%,成人剂量为600mg/d。目前尚未有用于HBV-GN的报道。在肾功能衰竭时应根据GFR减少药物用量,同时需注意本药可导致神经肌肉病变。 一般治疗:避免疲劳,感染,给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严重肾功能小全者控制蛋白摄入并给与保肾治疗。需要强调的是HBV-GN抗病毒治疗后肾病的改善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快的3-6月,慢的甚至要1年左右才开始起效,因此必须要做好长期坚持治疗的准备,切忌随意停药、换药。
乙型肝炎病毒 肾小球肾炎 病理机制 药物治疗 疗效评价
胡昭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50012
国内会议
珠海
中文
109-111
2015-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