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地方与商业鸡种的选择与交流分析

家鸡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禽之一.在驯化过程中经受长期的遗传漂变、自然及人工选择等进化压力,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方品种.本研究采用Illumina鸡60K SNP芯片,对12个中国地方鸡种和5个商业鸡种的共1929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全基因组正选择和基因交流等多项研究.各品种的种内遗传多样性评估提示中国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样性缺失较严重。全基因组正选择信号扫描检测到1889个受选择区间,包括商业肉鸡科宝和罗斯中IGF1,MYH1B-MAP2K4和INSR三个受到强烈选择的位点;白来航蛋鸡中受到强烈选择的NTNG1位点;以及其他一些己知的质量性状位点,如黄皮肤位点(BCD02),隐性白位点(TYR),丝羽位点(PDSS2),FM位点(EDN3)等。STRUCTURE和单倍型分析一致表明引进的商业鸡种安卡和白洛克对中国南方的一些地方鸡种可能有遗传渗入,而且南方鸡种之间可能与野鸡存在近期的二次混杂。综上,本研究评估了中国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全基因组正选择分析鉴定了一批具有育种价值的生长或产蛋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本研究同时提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外来商业鸡种的引进,中国地方鸡种遗传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加强中国地方鸡种资源的保持和长期利用尤为重要。

家鸡 品种资源 遗传多样性 全基因组学

赵毅强

中国农业大学

国内会议

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

浙江温州

中文

75-75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