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CT技术四十三年

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医用CT的基本原理是:采用X射线照射源,穿过人体后,由探测器接收信号,通过计算机生成横断面图像,如果连续采集到多层横断面图像数据,还可以对整个容积进行多平面图像重建,生成矢状面、冠状面图像,或其他倾斜面图像,也可以生成三维图像,甚至可以用3D打印技术建立立体模型.通过对头颅CT—逐层扫描CT一螺旋CT,氙气电离室CT—UFC探测器CT等进行介绍,PE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PET-CT工作原理在于利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代谢能力不一样,肿瘤组织代谢能力异常旺盛。在PET-CT检查时需要注射一种可以代谢的示踪剂,这种示踪剂一般是18F-FDG,一种带正电子的糖类。示踪剂会在代谢旺盛的地方大量凝结,肿瘤组织就会被显影出来。这样很容易区分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并总结了我国计算机断层扫描发展的历史进程。

计算机断层扫描 图像处理 技术创新 历史进程

吴廷瑜

电子委

国内会议

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26-29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