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上海市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研究

社区获得性肺炎又称医院外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中机体受微生物感染而发生的肺炎,包括在社区感染、尚在潜伏期、因其他原因住院后而发生的肺炎.在美国,社区获得性肺炎年发病率约为12‰,近年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该病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肿瘤、脑血管病、慢性气管疾病,据估计我国每年发生250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超过12万人死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本次对4家社区居委(村)的所有居民开展社区获得性肺炎人户调查,结果初步估计本市每年发生社区获得性肺炎约在27448人次,估计发病率为145.35/10万,结果提示,社区获得性肺炎在本市可能不是少见的病种,其发病水平不亚于本市报告的乙类传染病的发病水平。本次研究结果为本市今后开展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防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提示本市应加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监测与防制,对重点人群尤其是50岁以上的离退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干预措施,控制本市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

社区获得性肺炎 流行病学 致病因素 疾病防控

金汇明 肖文佳 许学斌 顾宝柯

综合委

国内会议

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250-252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