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上海市轨道交通鼠类调查

由于轨道交通车站建有便利店、商铺、自动售货机、垃圾收集点等设施,加之乘客食物残渣,为鼠类提供了丰富食源;而地铁内的供/给水系统及地下渗水能提供水源;地下黑暗的环境为其提供了适宜的孳生场所,这些均是鼠类及其他病媒生物能在轨道交通系统存在并繁殖的原因。轨道交通建设环境复杂,室内外线缆均易受到鼠咬的危害,可能造成供电系统故障甚至火灾,影响地铁营运,造成安全隐患。基于此原因,研究者对于上海市各轨道交通线路的鼠类侵害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显示上海轨道交通车站鼠害较为严重,鼠征阳性率和食饵拖食率与地铁车站建设和运营时间有关,呈现营运期越长鼠征阳性率和食饵拖食率越高的现像。随着运营线路的增加,大型车站的换乘线路也在增加,2线、3线换乘车站越来越多,车站的楼层数也相应增加,调查显示楼层越低鼠征阳性率和食饵拖食率越高,涉水部位的鼠征阳性率和食饵拖食率也高于非涉水场所。所有这些特点多是地铁鼠害防制中应注意加强控制的重点。加强对重点场所的鼠情监测是及时掌握鼠害严重程度和控制效果好坏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监测方法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无疑是快速、真实反应鼠密度状况的重要手段,本次调查采用D2E动态鼠密度仪对轨交车站鼠密度进行监测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希望类似监测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可以辨别出是一只鼠的多次活动还是多只鼠的共同活动,来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城市轨道交通 鼠类侵害 分布特征 控制技术

冷培恩 张春哲 刘洪霞

综合委

国内会议

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253-258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