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稻米垩白形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垩白是稻米胚乳中白色不透明的部分,垩白粒率高是影响南方稻区优质粳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目前,仅有3个垩白QTLs被精细定位或克隆,16个参与淀粉与蛋白质合成、降解及其调控相关的基因被鉴定与垩白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其受基因型和环境所共同控制的复杂性,以及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等因素所限,对垩白形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晰.从试验材料创新、采用系统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以及碳氮代谢的视角进一步探究垩白形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将有助于破解垩白较高这一制约我国南方粳稻优质生产的主要难题.

稻米 垩白形成 分子机制 碳氮代谢 基因网络

林赵淼 郑德益 张新城 刘正辉 王绍华 丁艳锋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210095;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95

国内会议

全国第十六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贵阳

中文

14-19

2015-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