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虐待、人格、不安全感、自尊和自我效能对医学生防御方式影响的路径分析
目的:研究医学生儿童期虐待、不安全感、人格、自尊和自我效能与防御方式的关系. 方法:整群抽取某医学院学生262名,使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不安全感心理自评量表(SRFIS)、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防御方式问卷(DSQ)等工具施测,采用Amos7.0进行路径分析. 结果: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虐待通过大五人格、不安全感、自尊与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医学生的防御方式(P<0.01),通过大五人格间接影响自尊与自我效能(P<0.01),对自尊与自我效能、防御方式无直接影响;自尊与自我效能通过不安全感间接影响防御方式(P<0.01),对防御方式无直接影响;大五人格既可通过自尊与自我效能间接影响不安全感也直接影响不安全感(P<0.01),既可通过自尊与自我效能、不安全感间接影响防御方式也直接影响防御方式(P<0.01).模型的拟合指数为/df=1.271<3.000,P=0.023>0.05,RMSEA=0.032<0.050、GFI=0.942、AGFI=0.910,NFI=0.908、RFI=0.871、IFI=0.979、TLI=0.969、CFI=0.978,模型拟合良好. 结论:不安全感、人格、自尊和自我效能作为中介变量调节着儿童期虐待对医学生防御方式的影响,儿童期虐待对防御方式无直接影响.
医学生 儿童期虐待 不安全感 人格特征 自尊心 自我效能 心理防御
朱相华 高海燕 乔娟 周勤 左晓伟 梁光利 李娇
221004徐州,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无锡
中文
56-58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