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群易栓危险因素现状分析
文章介绍了易栓症的病因分析,并对易栓症进行诊断与筛查,同时总结了易栓症的抗凝治疗以及中医对易栓症的防治。遗传危险因素的研究对静脉血栓的分子诊断、早期预防和抗凝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甚至有望对抗栓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尽管目前在中国人群发现了若干种与静脉血栓易感性相关的常见遗传危险因素,但这些遗传因素在静脉血栓人群中仍然只占有较小的比例(<10%),即使把AT、PC和PS基因罕见突变考虑在内,也只占了约26%的比例,还有更多的血栓遗传因素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未来,利用新的基因组学技术,更深入地探索中国人群静脉血栓的遗传背景,将揭示更多的遗传危险因素。随着基因诊断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期待通过研发新的靶向性治疗药物以及新兴基因修复技术来更加有效的治疗静脉血栓。
易栓症 发病机制 早期诊断 临床治疗
刘平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周围血管科 郑州 450000
国内会议
河南洛阳
中文
25-27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