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不良反应的文献计量分析
目的:全面了解利奈唑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发生、分布、严重程度及有效防治措施,为临床更加合理、安全使用利奈唑胺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利奈唑胺不良反应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把握其研究热点和难点,以及为开展相关研究和探讨其严重不良反应的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英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文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关于利奈唑胺不良反应的文献,截止到2014年6月.利用Endnote X7及人工双重进行分类整理,用Excel表对最终纳入的文献建立评价数据库.分析文献发表的年代、作者、期刊、影响因子、研究机构、被引频次和研究方法,归纳文献涉及基础疾病与处理措施,系统总结利奈唑胺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部位、严重程度、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结果:共纳入文献233篇,其中英文118篇,中文115篇,论著129篇,综述22篇等,首次发表利奈唑胺不良反应的文献是在2000年,在2012年发文量49篇达到最高峰,论文数量居前5的国家有中国(37篇)、美国(25篇)、英国(14篇)、西班牙(6篇)、新西兰(5篇),文献被引频次为94达到最高,本文涉及注射使用利奈唑胺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毒性、血液系统毒性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等,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献中涉及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血液系统可出现骨髓抑制(如贫血各类血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消化系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出现视神经的病变、神经系统的异常、外周神经系统的病变,其他如乳酸酸中毒、5-羟色胺(5-HT)综合征、高血压等. 结论: 国内对利奈唑胺不良反应的较为关注,研究较为广泛.通过减少用药的疗程、剂量或在用药期间严格的检测患者的血象,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一旦发现有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对症治疗.
利奈唑胺 临床用药 不良反应 文献计量
白艳 王羽凝 李其 王天琳 孙艳 王瑾 王睿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药物保障中心,北京 10085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外科临床部,北京 10085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药物临床研究中心,北京 100853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36-247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