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粉末活性炭在原水输水渠道中的输移研究

在原水输水管渠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对污染原水预处理,已经成为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条件下的应急处理技术手段.粉末活性炭在长距离输水管渠中的输移特征成为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在开展粉末活性炭自凝聚与沉降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反映粉末活性炭动态絮凝过程的输移数学模型.以上海市黄浦江上游的原水输水管渠(>40km)为研究对象;在粉末活性炭投加浓度为30~300 mg/L的范围内,模拟了粉末活性炭在输水管渠的沿程浓度分布及作用范围,总结得出粉末活性炭沿输水管渠沉降速率与水流剪切力、起始投加浓度的经验公式.研究表明,当粉末活性炭的投加浓度升高时,由于自絮凝过程导致的沉降速率随之增加,粉末活性炭沿程沉降速率加大.综合考虑粉末活性炭投加成本和其输移范围,认为,单纯增加粉末活性炭投加浓度,并非较好的应急处置方案.后续研究将建立粉炭—微量有机物吸附的水质模型,进一步分析粉末活性炭的适宜浓度范围.

市政输水管渠 粉末活性炭 输移特征 沉降速率

尹海龙 徐祖信

教育部长江水环境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

无锡

中文

841-849

2012-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