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多孔介质孔隙模型建立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多孔介质孔隙结构决定着多孔介质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准确建立孔隙模型,对于油气田开发工程、岩土工程、石油化工等领域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多孔介质孔隙分布具有随机性,孔隙形状具有复杂性,准确建立孔隙模型存在很大难度.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观测技术手段的发展,单孔隙模型、孔隙网络模型、三维图像重构模型等相继被用于描述多孔介质的孔隙结构及多孔介质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当前,已形成概念模型、统计模型和图像重构模型等三类模型建立方法.概念模型主要用于定性或半定量解释多孔介质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常见的有单孔隙模型、毛细管模型等;统计模型与真实孔隙具有良好的相似性,能够半定量或定量解释多孔介质的物理和化学特征,但是服从相同统计规律时可存在多个不同的孔隙模型,即统计模型存在多解性;图像重构模型是最接近实际孔隙结构的一类模型,具有高精度和不破坏样品等特点,也是孔隙模型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不同模型建立方法并非各自孤立,可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建立满足实际需求的孔隙模型. 研究表明,集成不同模型建立方法的优势,采用先进的理念和精微分析技术,反映微纳尺度孔隙结构特点,描述孔隙内复杂反应和传质过程需求,将成为未来孔隙模型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

石油勘探 多孔介质 孔隙结构 图像重构

杜新龙 康毅力 游利军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500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

重庆

中文

81-86

2011-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