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综合损害指数--评价缝洞型储层损害的一个新指标

钻井完井液漏失是最严重的储层损害方式.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储渗空间主要为裂缝和溶洞,其中溶洞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是主要的渗流通道,钻井完井过程中易发生放空、漏失等事件.采用常规矿场评价指标—表皮系数,即使漏失数百方钻井完井液,表皮系数仍为负值,显然仅依靠表皮系数不能客观反映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漏失损害. 因此,针对塔河油田复杂地质情况,统计了45井/层完钻井、测试及增产改造数据,考虑表皮系数、漏失量、渗透率、产油量,建立储层分类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无量纲指标一综合损害指数(Id),以此来评价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损害程度.应用表明,综合损害指数不仅适用于漏失严重的缝洞型储层损害评价,也适合于其他类型的储层,从而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储层损害矿场评价尺度.

缝洞型油田 碳酸盐岩储层 评价指标 综合损害指数

李一岚 康毅力 李大奇 杜春朝 李冬梅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

重庆

中文

135-140

2011-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