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线性复合油气藏试井解释模型及典型曲线分析

对于河道沉积环境所形成的条带状油气藏,储层物性的平面分布往往表现出较强的不连续性,呈现出线性组合的特征.在对这类油气藏的压力恢复和压力降落测试数据进行试井解释时,需要考虑其特殊性.本文建立了考虑表皮效应和井筒储集效应的外边界封闭线性复合油气藏试井解释模型,并结合拉普拉斯变换、有限傅里叶余弦变换以及正交变换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算法以及计算机编程技术编制了计算程序,绘制了线性复合油气藏的井底无因次压力典型曲线,并对各个流动阶段以及各种参数对曲线形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典型曲线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对于两区线性复合油气藏的径向流阶段,由于物性的差异,会出现一个“台阶”,即压力导数曲线会从0.5的水平线上升到介于0.5-1的另外一条水平线,第二条水平线的值大小受两区物性差异的影响,差异越大,越接近于1.井两区分界线距离的远近会影响这个台阶出现的时间,距离越远,台阶出现越晚。两区物性,对于晚期拟稳定流阶段,无因次井底压力及其导数曲线均表现为斜率为1的上翘的直线。通过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现代试井解释模型,对该类油气藏试井资料的解释具有指导作用.

线形复合油气藏 试井解释 物理性能

罗建新 张烈辉 赵玉龙 刘启国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500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

重庆

中文

196-201

2011-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