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毛色主要调控基因研究进展
动物毛色在畜牧业中是识别动物品种和个体的重要依据和主要标志,是生产性能测定等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同样,不同毛色驴的经济价值也不尽相同.毛色主要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素和褐黑素的分布及比例所决定,多基因共同作用调控黑色素的产生和分布,最终形成各种单毛色和复毛色.影响毛色的基因主要包括MClR、ASIP、KIT等.本文对近年来驴主要毛色候选基因的DNA序列多态性与毛色性状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等进行了阐述,旨为今后驴的品种鉴定与毛色选育提供指导.毛色性状是一种可利用的遗传标记,在确定杂交组合、品种纯度和亲缘关系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用途,同时毛色性状也能产生很高的经济价值,如黑毛驴可制作上品阿胶等。我国驴品种资源丰富,各驴种毛色特征鲜明,但驴毛色遗传调控研究尚未系统展开,毛色研究成果也未应用到实际育种工作中。因而应加强驴的毛色遗传及相关方面的研究,充分利用这一遗传资源,使其在驴育种的生产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驴 毛色性状 候选基因 生产性能
姜强 孙艳 王秀革 黄金明 王长法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31
国内会议
山东聊城
中文
112-118
2015-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