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抗炎免疫药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既往观点认为,炎症与免疫是疾病过程中两个独立的过程,而大量研究表明,炎症和免疫在组织、细胞、分子水平上是紧密联系的过程,单独应用抗炎药或免疫抑制药或免疫增强药治疗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疗效均不理想。因此,我国学者于1982年提出了“炎症与免疫是疾病的两个侧面,相互重叠不可分割”的学术观点,成为我国抗炎免疫药理学研究起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抗炎免疫药理学家在天然免疫细胞如NK细胞功能调控、抗病毒免疫、自噬与结肠炎、多糖及寡糖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心脑血管、肿瘤等重大慢性疾病的炎症免疫学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随着“分子打靶”、转基因技术以及多种可控性高亮度新型荧光分子的问世和双光子成像技术等的相继应用,随着人类疾病谱的重大变化即非感染性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将为抗炎免疫药理学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方法,也为其发展提供新的研究领域和发展契机。

抗炎免疫药理学 学术交流 社会地位 评价体系

李晓辉

中国药理学会

国内会议

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学术大会

北京

中文

724-724

2015-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